这个愿望虽然比约翰对埃莉诺所说的要磊落大方得多,但是也着实够热切的了。
现在,这已成为她梦寐以求的目标。
把女儿留在身边,对她来说,固然可贵,但是她最大的愿望更是希望让女儿跟她永远尊贵的朋友结合。
况且,亲眼见到玛丽安在德拉福庄园安家定居,也是爱德华和埃莉诺的愿望。
他们都知道上校的不幸和悲伤,也知道自己的责任。
他们一致认为:玛丽安将给大家带来慰籍。
玛丽安在大家的联合一致的努力之下——她深知上校的善良品格,也知道了上校对她的一片深情,而这一点早为大家有目共睹,最后她该怎么办呢?
玛丽安?达什伍德天生注定命运特殊。
她天生注定要发现她的看法是错误的,而且用她的行动否定了她最喜爱的准则。
她天生注定要克服十七岁时形成的恋爱观,而且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友情,心甘情愿地把心交给了另一个人!
而这另一个人,由于过去的一次恋爱经历,遭受的痛苦并不比她少。
就是这个人,两年前玛丽安还认为他是个老得不该结婚的人,而且还要穿着法兰绒马甲保护身体。
不过事实就是如此。
玛丽安没有像她一度曾天真地期望的那样,沦为不可抗拒的感情的牺牲品,没有像她后来头脑冷静下来所决定的那样,准备一辈子守在母亲身边,只在幽居和读书中寻求欢乐。
如今到了十九岁,她发现自己屈从于新的情感,开始担负起新的职责,被安置在一个新的家里,做了妻子,成了家庭主妇,还成了一个村庄的女保护人。
顺理成章,布兰德上校现在是非常幸福的,就像最喜爱他的人们所期望的那样。
玛丽安为他过去的一切创伤带来了安慰。
有她做伴侣,加上她的关切,他的心智恢复了活力,情绪重新欢快起来。
每个关心他们的人也都高兴地认识到,玛丽安给他带来了幸福,她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。
玛丽安爱起人来决不会半心半意,她的整颗心现在终于完全献给了她的丈夫,就像当初曾献给了威洛比一样。
威洛比听到她结婚的消息,不能不感到极度悲痛。
过了不久,史密斯太太对他的宽恕却反而把对他的惩罚推向了顶点。
史密斯太太明确表示,如果威洛比能与一个正派的女人结婚,她将会厚待他,这就使他有理由相信:当初他如果能体面地对待玛丽安,他马上就会获得幸福,变得富有起来。
威洛比痛悔因为不道德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惩罚,他的忏悔是诚恳的,也是无可怀疑的。
同样无可怀疑的是,有很长时间,他一想起布兰德上校就满怀嫉妒,一想起玛丽安就懊悔莫及。
但是如果据此想当然地认为他永远得不到安慰,认为他要逃离尘嚣,形成阴郁消沉的性格,最后死于过度悲伤,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!
因为他并没有哪样。
他顽强地活着,而且经常活得很快活。
他的妻子也并非总是闷闷不乐的,他的家里也并非总是郁郁寡欢的!
他驯马养狗,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游猎活动,这些都给他带来了不少快乐。
尽管失去玛丽安,他变得很荒唐——因为失去了她他竟然还活了下来,但他一直对玛丽安怀有明显的敬恋之情,凡是与她有关的事他都深感兴趣,他在心里一直把她视为女人中十全十美的典范。
在以后的岁月里,出现了许多年轻的美人,但都被他嗤之以鼻,因为在他眼中她们都比不上布兰德夫人。
达什伍德太太比较慎重,仍然住在乡舍里,而没有搬到德拉福。
对约翰爵士和詹宁斯太太说来,玛丽安虽然出嫁了,但幸运的是,玛格丽特到了适合跳舞的年龄,而且有个她心爱的人也并非不合宜了。
巴顿与德拉福之间,由于深厚的家庭情谊,自然保持着持续不断的往来。
埃莉诺和玛丽安都有许多优点,也有着各自的幸福,可是有一点却不能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小事:她们虽说是姐妹俩,而且近在咫尺,甚至可以看得见彼此,她们之间却能和睦相处,她们丈夫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疏远下来。
完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